梅州出台镇(街)经济考核办法!用好镇域经济考核“指挥棒”,立起“百千万工程”风向标
掌上梅州讯 为有效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棒以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梅州通过镇村经济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出台程风j9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镇街镇域5月29日,经济经济我市出台《梅州市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考核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激励先进、办法百千鞭策后进作用,用好调动广大基层干部争先创优的立起积极性,激发比学赶超的向标j9内在潜能。
据了解,指挥棒考核工作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牵头,梅州会同市有关部门成立市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组,出台程风围绕镇(街)产业发展、镇街镇域招商引资、经济经济壮大实体经济等面临的主要问题,坚持“三个科学”原则制定镇(街)经济考核办法。
一是科学设立考核指标。突出镇域经济全面发展,设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重点产业项目投资总额”“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和住宿餐饮业营业额”“税收收入”和“招商引资纳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四上’企业新增数量”8项考核指标。指标数据以统计部门入库纳统的数据为考核依据,做到用数据、用事实说话。二是科学分类考核对象。充分考虑各镇(街)经济体量、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现实差异,按照《广东省乡镇(街道)分类办法》,并结合实际将全市各镇(街)划分为一类镇、二类镇、三类镇,根据镇(街)不同分类将8项指标进行权重比例赋分和单独加分,以最终得分进行分类排名。三是科学制定考核流程。考核实行月(季)度考核和年度综合评价。市指挥办结合考核情况,按月、季度、年度通报全市各镇(街)考核结果,并进行相应的结果运用,切实体现考核的公正、公信。
值得一提的是,考核工作坚持结果导向,强化正反双向激励。一是把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导向,在招商引资指标增设奖励分,且创新实施“飞地招商”模式,按照“谁招商谁多得分”的原则,着力解决边远乡镇招商难、落地难、运营难的问题,不断加强镇域间的跨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集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二是把镇域经济考核结果与奖优罚劣、能上能下相结合,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年度考评为“优秀”的镇(街),在干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奖优、绩效考核、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项目布局、奖励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对考评结果落后的镇(街),采取集体约谈督导提醒、通报批评、挂黄牌、挂红牌启动能下的调整程序等方式进行惩戒。激励全市镇(街)在比较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推动县镇村经济加快发展。
“制定和出台《梅州市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就是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提高认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奋力争先进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强镇富村惠民。”市指挥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梅州日报记者:王玉婷
通讯员:邓志伟
编辑:罗欢欢
审核:张英昊
- ·1月水质“梅指数”发布!第一名是五华县!
- ·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和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 ·我市召开市科教创新与人才引培工作专班暨贯彻落实《贵港市职业教育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工作会议
- ·贵港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表决方式的决定
- ·农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居全省第二!2月末梅州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64%,存贷比69.83%
- ·大藤峡船闸完成年度检修
- ·图解丨把重要政策红利转变成发展红利!广西如何打造这一“地”?
- ·我市抓好涉农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 ·梅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协会成立
- ·市领导调研指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港澳委员和特邀贵宾在我市开展考察活动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刘宁主持 蓝天立鹿心社出席
- ·广东省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梅州考点2023年首期考试开考
- ·快讯丨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五次会议
- ·我市启动“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志愿服务月活动
- ·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二次会议
- ·人勤春来早,山林添新绿!今年梅州计划精准提升森林质量64万亩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贵港市委员会补选常务委员名单(4名)
- ·2024年中国足协杯开幕式暨揭幕战3月15日在市体育中心举行
- ·贵港富硒小龙虾美食节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的节日·元宵”嘉年华主题系列活动在平南举行
- ·梅城环市北路交通乱象频发,交警部门加强整治力度保障交通安全
-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获评自治区节水标杆园区
- ·织牢医保网 惠及千万家——盘点我市2023年医疗保障工作八大亮点
- ·市领导调研指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梅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到东莞、惠州市局(公司)交流学习
- ·市领导调研指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