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田间地头春潮起 稳粮兴农保丰收
耙田犁地、桂平农具检修、市田收兴修水渠、间地AG超玩会入口送技上门……随着天气回暖,头春桂平市广袤沃野机声隆隆,潮起广大群众正抢抓农时劳作,稳粮开始耕田、兴农挖地、保丰蓄水、桂平播种,市田收一幅“人勤春早”的间地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3月20日,头春记者在桂平市厚禄乡白马圩佳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潮起AG超玩会入口育秧工厂看到,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稳粮经过摆盘、兴农覆底土、浇水、撒种、盖土、出盘等多道工序后,一颗颗稻种被均匀地铺满秧盘。厂房的另一边,一盘盘秧苗整齐摆放,绿油油一片,合作社负责人陈国山正在查看秧苗长势。
“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机械化育秧具有恒温、恒湿、保肥的优势,不仅提高了育秧效率,还可以让种子均匀消毒、发芽、保水保肥、预防病虫害,极大提高秧苗质量,效率是过去人工育秧的好几倍。”陈国山说,育秧中心现有育秧硬盘10万个,年育秧能力1.2万亩。“今年早稻从2月25日开始浸种,现在已经接了3800亩的育秧订单,目前已全部播完种,进入管理阶段。”陈国山说。
“育秧工厂有设备、技术,培育出来的秧苗成活率也高,我都是从育秧厂里订秧苗的。今年计划种植水稻470亩,希望今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厚禄乡延寿村种粮户黄泽标正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时间耙田,为接下来插秧做好准备。
“今年桂平市计划早稻播种面积超62万亩。”桂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周铭德介绍,至目前,该市已基本完成水稻浸播工作,大田育秧1.6万亩,可供56万亩的大田用秧;12家育秧工厂加紧生产,已育秧苗100万盘,可供5万亩大田机械插秧;已耙耕水田面积50多万亩,插秧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走进大洋镇石步村路路顺种养专业合作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只见负责人苏爱彩正在管护基地,看着刚播种完不久的土地,苏爱珍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今年家里实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有100多亩。经过培训,我了解了适合种植的套种比例,掌握了施肥、除草、管理等关键技术,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会是个丰收年。”苏爱珍高兴地说。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过‘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为核心的技术,可实现在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增收大豆,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洋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杨文朋说,该镇今年采用“2行密植玉米+3行大豆套种复合种植”的方式种植800亩,其中春季种植200亩、秋季种植600亩,预计亩增收约200元。
作为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今年以来,桂平市围绕稳粮增效目标,抓部署、明举措、强推进,抓好农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种粮惠农政策宣传等工作,为春耕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截至目前,桂平市已种玉米11.8万亩,占春播玉米任务的100.8%。累计完成种子备案4521件、网点237个、水稻品种286个、玉米品种109个。
连日来,桂平市农机部门提前做好农机具的春耕检修工作。据统计,今年春耕生产共需投入各类农机具超4.4万辆(套),目前已全部完成检修。同时,积极组织农机、农技等技术人员成立春耕生产技术指导小组下沉乡镇开展春耕备耕技术服务,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目前,该市共印发春耕技术资料3.2万份,乡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超5000人次,为春耕备耕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 ·梅城环市北路交通乱象频发,交警部门加强整治力度保障交通安全
- ·11月26日起,梅州城市展览馆暂停对外开放
- ·异地办事不用跑!便民“晓屋”入驻梅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 ·狠抓发展在行动丨广东盈华高性能覆铜板项目一期顺利试产
- ·广东省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梅州考点2023年首期考试开考
- ·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紧张排练,再现客家人下南洋悲壮情景和家国情怀
- ·梅州第3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这位小伙子!
- ·未来三天,梅州持续阴雨天气!市气象局提醒…
-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到了!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这样预防→
- ·拾金不昧!叶塘收费站助司机寻回丢失钱包
- ·梅县区这个村,是“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大埔禾肚里稻田民宿粤书吧上榜2022年“广东最美”
- ·3月起,梅州通过社保卡发放第二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 ·梅州市教育局温馨提示!2023年普通高考美术、书法和广播电视编导术科统考考生请注意→
- ·梅州U12男女足晋级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重点城市组八强
- ·温暖“疫”线!喜多多超市党支部捐赠防疫物资助力梅县区疫情防控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四涨五跌,博敏电子涨幅最大,*ST紫晶换手率最高
- ·@梅州市民,节约用水,请接力倡议!
- ·全力保供,贴心服务!梅州预制菜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
- ·梅州移动与振声科技签署合作协议,为百业注智赋能!
- ·培根铸魂育新人 南国牡丹吐芬芳!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 ·大埔禾肚里稻田民宿粤书吧上榜2022年“广东最美”
- ·新闻追踪:新县城一穿顶的公交站亭修好了
- ·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紧张排练,再现客家人下南洋悲壮情景和家国情怀
- ·梅州开展“政新银企共携手·金融赋能促发展”主题活动
- ·“青梅计划”召唤你!梅州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938人,最高可获66.8万元补贴
- ·以汽车玻璃“黑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梅州圣戈班加快二期项目建设达产后年产值突破10亿元
- ·梅县区这个村,是“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叮!这份防疫指南,请您查收!
- ·绿色低碳环保!今年1月至9月,梅州回收复用瓦楞纸箱92.17万个!
- ·开好局起好步 奋进2023丨梅州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繁荣文化事业: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涵养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
- ·梅州市气象局提醒: 防范强冷空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 ·异地办事不用跑!便民“晓屋”入驻梅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 ·又一阶段性突破!梅龙高铁陈屋连续梁顺利合龙
- ·“文化搭桥”心相连,“融湾入海”行致远!广东汉剧扩大“朋友圈”!
- ·@市民们,政务服务尽量“线上办”!梅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发布最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