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一团副团长潘智勇建议:尽快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
“当下梅州正在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省人设广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大代东汉东汉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表广九游正当其时。剧传究院剧博”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承研省人大代表、团副团长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一团副团长潘智勇带来了这样一份建议。潘智
广东汉剧,勇建议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快立是项建九游广东三大剧种(粤剧、潮剧、物馆汉剧)之一,省人设广有“客家人的大代东汉东汉大戏”之称,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表广“广东汉剧已有数百年历史,剧传究院剧博留下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孕育了许多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目前海内外戏迷观众已超过一亿。”潘智勇告诉记者,近年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立足本土,面向海内外,创作出很多与党同声、与民同心、与时俱进的广东汉剧精品力作,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梅州故事。2019年底,在广东汉剧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梅州市召开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大会,发起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陕西五省汉剧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立广东汉剧发展基金会,力促广东汉剧绽放新光华,创新传承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文化这个关键。“王伟中省长所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强岭南戏曲等特色品牌,支持梅州、潮州等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对广东汉剧来说,是重大利好。”潘智勇认为,无论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还是做强戏曲特色品牌,都需要一个能够典藏、陈列和研究剧种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等文化教育功能的戏剧博物馆。从横向看省内其他剧种,粤剧博物馆、潮剧艺术博物馆都已建成开放多年。反观广东汉剧,剧种特色、艺术成就、文化底蕴等同样出彩,但是没有相应的博物馆,已无法满足传承、发展的需求。
为此,潘智勇建议,尽快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将其列入省、市重点规划项目。希望广东省、梅州市从文化产业政策、专项资金上给予扶持,并在机构和专业人员设置、财政专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建成广东汉剧博物馆,能更好地抢救、收集、整理广东汉剧历史文化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景式展现汉剧历史、传承汉剧艺术、推动剧种发展,使之成为传播广东汉剧的‘新阵地’,进而推动区域文旅事业发展和地方公共文化建设‘双丰收’。”潘智勇强调。
图文/梅州日报特派广州记者:林德培
编辑:杨乔颖
审核:张英昊
- ·清凉山郊野公园塑胶跑道多处破损存隐患,有关部门重视迅速平整恢复
- ·魅力梅州丨客家人餐桌上的“头牌”,惊艳!
- ·油价今晚要降了!加满一箱油约少花5.5元
- ·梅州印发《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 ·2022年,梅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31元!
- ·梅州凤鸣 世界风眠!市林风眠研究会举办“纪念林风眠诞辰123周年”捐赠活动暨座谈会
- ·10月梅州CPI环比上涨0.2%,鲜果鸡蛋带动食品价格上涨
- ·梅州客家山歌音乐剧《林风眠》赴杭州展演,献礼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
- ·梅州市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为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贡献通信力量
- ·“产学研一体化”粤税院士服务站(梅州站)在梅州市税务局揭牌
- ·朱国城率队视察梅龙高铁项目建设进度:紧盯任务目标 确保如期完工
- ·梅城一男子多次酒驾被查!今年以来我市有736本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
- ·小车“罢工”不处理?原来司机是聋哑人,还好有他们出手相助...
- ·客侨赤子心 浓浓客家情!印尼万隆客属联谊会考察团来梅交流考察
- ·梅州市妇联反家暴系列宣传片正式推出!
- ·兴华高速“新神器”上岗,安全+效率up up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