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搭子”共享年夜饭,银发“候鸟”在粤过大年
“今年一起在广东吃年夜饭咯!”2月9日大年三十,房车饭银发候广东阳江市江城区共青湖公园河畔的共享过一个停车场里停满了房车,来自五湖四海的年夜鸟粤年朋友们将各自的小桌拼成了一张不规则的大桌,每家都端出了两道最拿手的搭子家乡菜。重庆烤鱼、房车饭银发候拔丝地瓜、共享过东北扣肉、酸菜排骨等20多道地方特色菜,组成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汇聚起全国各地的浓浓年味。
围坐在一起的10多名房车“车友”是来自东北三省、青海、山东以及重庆等地的“候鸟”。这些“候鸟”群体数量不小,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汪叔加入了8个车友微信群,每个群里都超过400人。他们中大多数都是AG超玩会已经退休的老人,享受着人生另一阶段的别样旅程——每年深秋离开家乡,饱览各地风光,最后来南方“吃气候”。今年,他们都决定留在广东过大年。
房车“车友”们拼出的这桌年夜饭,汇聚起各自的家乡味道。
“这里很舒服,宜居宜游。”“公园绿化美化很好,每天有人打扫卫生。”“公厕非常干净!”……来到这里,每一个细节都传递着城市的温度,汪叔和他新认识的朋友们都对此次广东之旅赞不绝口。这个小小的停车场也成为了他们车友群里争相推荐的好去处。从去年12月开始,这里就已经停满了房车,仿佛一个大院,每个房车都是一间厢房,装满不同风情的柴米油盐和琴棋诗画。
阳江市阳光志愿者协会还为“候鸟”们组织了一场“我在阳江过大年”活动,其中便有挥春环节。
银发“候鸟”开着房车“吃气候”
“追着气候跑,哪里舒服就去哪儿。”2021年退休后,来自吉林长春的陈叔夫妇便带上父母开始了他们每年的秋冬南下之旅。跟很多车友一样,“寒冷”是他们选择南下旅行的主要原因。离开严寒的北方,来到广东等地追寻暖和甚至热烈的温度,他们称之为“吃气候”。
“在家太冷了,都出不了门,只能躲在家里。”年近50岁的李叔来自青海西宁,前几年他把开办的工厂卖了,买了辆40万元的房车,每年带上父母和妻子南下越冬。“困守在一个地方的生活太没意思。”李叔介绍,他的儿子已经毕业并且有了稳定的工作,而避开寒冷的冬天,来到温暖的南方对于老人来说更加养生。
去年10月,他们从青海到西安,再到山东,顺着沿海城市一路南下,经过江苏、福建最后来到广东。“我们走得很慢,网上搜到景点就顺路过去一趟,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当地短租一间房让父母住下,慢悠悠玩腻了再去下一个城市。”真正踏上旅途,李叔发现,跟着一起远行的父母“到了哪儿都高兴”。“心态放好,一路都开开心心。”
江城区共青湖公园河对岸的停车场里停了近20辆房车。
“平均下来一个月花销大约1000元。”来自重庆的雅姐今年已经68岁,过去只在家乡周边自驾游,2017年买了房车后才开始全国旅行,每个月4000元的退休金让她和老伴完全有能力应付旅途的开支。“基本只走国道,每次最多走300公里,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停留下来游玩一阵。”她表示,在外面空气好,心情也更好,平时生病都比较少。
一岁有一岁的追求,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今年68岁的雅姐不再需要为生计发愁,也不再需要为儿女操心,载着一罐罐辣椒和花椒便踏上了旅途,大胆地追求着更广阔的风景和更自由的生活。
城市温度吸引“候鸟”栖息
“环境卫生和公园绿化都做得很好。”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李大娘是最早一批来到江城区这个停车场的“候鸟”之一。去年9月底从新疆出发,途经云南,后来来到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看海,12月初便停留在此。
停车场旁的公厕非常干净,这一点让李大娘印象深刻。“我们来到这里之后就有住建部门的干部过来看望我们,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搞好卫生。”李大娘回忆,“他们还问我们来这里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她当时就提出了倒垃圾不方便的问题:原本垃圾收集点设置在车位后面,车位有人停车,大家过去扔垃圾就不方便了。但第二天保洁员就把垃圾桶挪到大路边,小垃圾桶也换成了大垃圾桶。
李大娘正在做午饭。
一个小小的举措很快就收获了大家的点赞。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汪叔在这里安顿下来后,很快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公厕每天有人清洗,垃圾清扫和转运都很及时。“对我们这些‘候鸟’非常友好!”他还表示:“看到那么干净的卫生环境,让我们也更加注重个人的素质了,生怕弄脏了下次就不被欢迎了。”他回忆,前几天看到有新来的车友在公厕洗手台洗碗和洗衣服,弄得台面比较脏,他就赶紧过去劝说。“对方也很听劝,此后每次洗漱完都会认真清洗台面呢!”
汪叔和车友们经常会在网上评价去过的城市和地点,给其他车友作参考。在微信车友群里他看到还有人分享湛江雷州一个村子今年修了停车场,有公厕,有自来水,还有充电桩。汪叔感叹,广东的城乡建设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好,“候鸟”们才更愿意往这边飞。去年春节他们也去了阳西,最后在湛江过年。今年春节,他们还是选择留在广东。
车里有柴米油盐,路上有琴棋诗画
“候鸟”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二顿的时间每家各不相同。陈叔和妻子到下午2点才开始做饭。停车场里每辆车的后备箱都填满了各种创意。陈叔的后备箱最下面排满了装油盐酱醋等的罐子,里面还有煤气罐、米、面粉和小小的锅碗瓢盆。有的还拾了一堆木柴,摆在车后面晾晒。还有的会在旁边搭起帐篷,小帐篷可以吃饭洗澡,大帐篷可以喝茶睡觉。
“我们准备了一张红地毯,还买了春联和喜庆的挂件,在房车周边挂了起来。”汪叔表示,今年春节他们和邻居们约好一起吃年夜饭,每家出两道菜,他们家做的是扣肉和溜肉段,都是东北的“硬菜”。
汪叔和妻子在小帐篷里吃午饭。
“风吹过来,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每天午饭过后,停车场里便会传来轻盈的歌声和断续的吉他声,那是68岁的崔姨在练吉他。她来自山东济南,还没退休前就喜欢旅行。“我在家是呆不住的,就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她说,过去她和丈夫奔着看风景去旅行,而现在,他们更倾向于在每个地点长留一阵,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对于在广东的感觉,崔姨觉得很自由:“菜市场可以买几块钱的肉,各种青菜都特别好吃,当地人也很包容我们。”
崔姨在旅途上还结交了很多朋友,跟他们学做馒头、做面食以及跳舞。去年11月中旬进入阳江,后来在车友推荐下来到这个停车场,她很快就和来自新疆的李大娘玩在了一起,两对夫妻还经常在停车场空地和公园草地上跳舞。她经常拍照片和视频,在抖音上分享旅途的生活。去年,崔姨在女儿的支持下买了吉他,每到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她都不忘拿出来练习,那首《当你老了》的曲谱边角都已经翻旧了。
正在练习吉他的崔姨。
李大娘则喜欢花,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赏花。去河南看牡丹,去贵州看杜鹃,来到广东,她就跑去公园看三角梅和羊蹄甲。她也爱发抖音,不过都设置成私密。“我都要自己存着,有空就拿出来翻翻。”今年是他们旅行的第12个年头了,手机也因存满了照片和视频而变得非常卡顿。
有的车友还带上小狗一起旅行,有人则在车上养了一条金鱼,还有人端着一盆多肉、一盆山茶花或是一盆大葱。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全都装在了一辆车里。
【记者】李国华
【图片】受访者供图
【来源】南方农村报
-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到了!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这样预防→
- ·2023年“国考”今起报名!梅州职位表速看→
- ·为残疾儿童撑起爱的保护伞!梅州市残联持续打造“助力展翅 •共融齐飞”特色品牌
- ·台风“纳沙”加强级别,未来3天,梅州日均气温将降4℃左右
- ·梅州四集体,获评第21届广东省青年文明号!
- ·快快行动起来!梅州市首届“应急杯”摄影大赛开锣啦!
- ·注意!72路公交优化,来看新路线
- ·超华科技筹划控制权变更,今日起停牌!
- ·梅州气象干旱持续!下雨要等到...
- ·11月1日开启!@梅州彩民,2022年福彩双色球12亿元派奖活动来了
- ·2500名新生报到!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新建校本部北区正式投入使用
- ·“农行杯”乡村音乐原创歌曲创作大赛评选揭晓!梅州9件作品一个单位获奖
- ·巾帼共话梅州高质量发展!这个座谈会上,发出“她”声音...
- ·冷空气+台风,梅州未来几天会又冷又湿吗?
- ·梅州市“1023”疫情新增感染者7例
- ·梅州市“1023”疫情新增感染者10例
- ·平远县位居第一!2月份空气“梅指数”出炉
- ·“农行杯”乡村音乐原创歌曲创作大赛评选揭晓!梅州9件作品一个单位获奖
- ·最新!梅州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股价八涨一平!嘉应制药振幅最大交易最活跃
- ·便民!梅州推出7个船员证书“一件事一次办”基本套餐→
- ·阶段性突破!梅龙高铁跨长深高速连续梁合龙
- ·梅州印发养老机构备案管理工作指引!涉及建筑、居室设置、场所设置等条件
- ·帮扶力量在行动!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帮扶组团单位捐赠防疫物资
- ·梅城环市北路交通乱象频发,交警部门加强整治力度保障交通安全
- ·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名单出炉!梅州3家企业入选
- ·五省汉剧申报“世界非遗”研讨会在梅召开:达成联合申报“世界非遗”工作共识(梅州共识)
- ·广东拟安排1亿元奖励14所省属公办高校!嘉应学院拟为14万元
- ·刷新进度条!梅县区西部旅游快线项目建设高效率快节奏推进
- ·塔牌集团累计回购股份1192.28万股
- ·条漫丨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来了!这份手册,家长必看→
- ·文明单位创建丨外卖骑手有了“歇脚地”!梅城20家“暖蜂驿站”启用(附名单)
- ·梅州将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这个方案印发!
- ·非凡十年看梅州丨创税收营商环境之“优” 谋经济发展之“稳”!全市税务登记户数合计13.6万户,同比增长11.65%
- ·谢斌当选理事会会长!市旅游协会召开第四届理事会一次会员大会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股价八涨一平!嘉应制药振幅最大交易最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