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出台
掌上梅州讯日前,十四五市府办正式印发《梅州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梅州《方案》提出助推粤北生态休闲旅游高地建设、市旅实施AG超玩会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游业加快推动科技赋能旅游业创新发展、发展方案构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规划提高旅游对外交流合作水平、出台优化旅游市场环境等6个主要任务,十四五推动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梅州
《方案》提出的市旅实施发展目标是:到 2025 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游业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发展方案旅游有效供给、规划优质供给、出台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十四五旅游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和旅游实现更广范围、AG超玩会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建成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高等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培育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积极对接融入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展望至 2035 年,高质量的旅游供给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业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发挥。“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品牌支撑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具有世界知名度、在全球客家人中具有感召力的“世界客家文化名城”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名城”。
根据《方案》,“十四五”期间梅州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六大方面:
一是助推粤北生态休闲旅游高地建设。要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发挥好世界长寿之都、广东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优势,深度开发山水休闲、温泉养生、农业观光、中医药康养等旅游产品,建设大湾区优质生活休闲旅游胜地。要以客家文化为底蕴、以全域原中央苏区为依托,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客家文化旅游长廊”。要以引领性、示范性品牌带动,增强集聚发展和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加快发展,力争到 2025 年,创建 1 至 2 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每个县 (市、区)新增 1 家以上 4A 级旅游景区或省级旅游度假区、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量达到 60 家以上。
二是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体系。要打造特色鲜明、体验性强的游乐产品,培育 1 至 2 个文旅 主题鲜明、文化创意体验丰富、旅游消费业态活跃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要用活用好红色资源推动苏区发展,推动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要做大做强“客美乡村”旅游品牌,争创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支持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遗馆、历史建筑等发展文化遗产游,规划建设林风眠美术馆、艺术公园。要推动旅游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打造我市康体旅游品牌。要强化旅游购物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启动梅州手信品牌培育计划,推出涵盖名优农副产品、非遗文创商品等的梅州“必购手信”,有效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持续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优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建设环绕全市各县(市、区)的生态旅游圈、环绕阴那山的文化度假圈,以梅县区为核心的文化慢城旅游区,以平远县为核心的健康山水养生区,以丰顺县为核心的风情温泉度假区,以兴宁市为核心的文体康养休闲区。
三是加快推动科技赋能旅游业创新发展。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支持梅州市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向智能 化、数字化迭代升级。要建设旅游领域科技化数据化平台,优化梅州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全面完善全域客流分析旅游发展监测、产业运行监测、 文旅数据中心等六大模块。要引导旅游景区积极打造数字展览馆、 VR 云游览等丰富特色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体验。
四是构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要构建辐射周边、立体快捷的旅游交通体系,重点推动大丰高速,打通与各县(市、区)和潮汕平原的高速公路环线,大力推进瑞梅铁路、梅龙高铁建设,加快融入“双区”“双城”“两个合作区”2 小时经济圈。要构建快速、便捷的区域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提升旅游集散服务体系,推动构建集散中心、集散分中心、集散点组成的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体系。要推进旅游厕所转型升级,推进智慧公厕建设,加快提升一批有特色、有“颜值” 的旅游厕所,到 2025 年全市打造示范性旅游厕所 3 座,旅游厕所百度地图标注率达到90%以上。
五是提高旅游对外交流合作水平。要打造区域客家文化长廊,积极探索建设粤闽赣苏区改革试 验区,深化闽粤赣文旅合作。要强化与台港澳交流合作,完善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加强与香港、澳门、台湾推广中心沟通合作,优化提升梅港澳台文旅交流合作机制。要深化广梅对口帮扶合作,积极与广州市文旅企业进行对接,加强对口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广州地区旅行社的合作,大力拓展梅州旅游线路。
六是优化旅游市场环境。要培育优化市场主体,实施旅游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工程,打 造有市场影响力的龙头旅游集团,发展一批融合型文旅企业,支持梅江区培育 2 至 3 家规模以上文旅企业。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普查,建设我市旅游资源数据库和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为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夯实基础。要推动旅游消费扩容提质,加强消费活动统筹谋划,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推进“十四五”期间定期开展促文旅消费活动。要提升旅游治理水平,树立文明旅游新风尚,推进旅游景区、红色文化场所等志愿服务站点建设。
梅州日报记者:刘晓娟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 ·自用船也需实名制!梅西水库45艘自用船获发“身份证”
- ·劳动者风采丨“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这身制服!”他,是汕梅高速路政人员严武夫
- ·擦亮“中国客家菜之乡”品牌!《梅州市客家菜传承发展促进条例》5月1日起施行
- ·梅州日报小记者2023夏令营②丨海洋少年游学夏令营
- ·梅州30个基地入选!2022年“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名单公布
- ·传薪火担使命 勇奋斗正青春!2023年“青春悦读•铭记历史担使命”阅读分享会举行
- ·奔赴山海 情系凉山!梅州姑娘李佳倪在四川大凉山的支教故事
- ·中国天眼科考夏令营第二期火热接受报名
- ·决胜高考立下青春誓言!东山中学举行2023届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 ·开足马力加快建设!梅州综保区二期基础设施项目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
- ·注意!G78 汕昆高速公路的这两个收费站入口称重车道将实施交通管制
- ·25件作品获奖!“中国梦•劳动美——学习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主题征文比赛结果揭晓
- ·无需提前还贷即可完成过户!梅州推行“二手房带抵押过户”新业务
- ·周五有戏!5月12日晚,梁素珍大师传戏专场演出开启!
- ·奔赴山海 情系凉山!梅州姑娘李佳倪在四川大凉山的支教故事
- ·约定5月11日,与您见证江南手机城盛大开业!重装升级,一家可以喝咖啡的5G体验厅
- ·祖籍梅县!“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逝世,“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
- ·“五一”出行感觉如何?数据出炉,梅州旅客量是这样的…
-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我市职业教育对接重点产业发展情况:深化校企合作 扩大订单式培养
- ·中国天眼科考夏令营第二期火热接受报名
- ·春风十里 正“植”有你!他们联合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建美丽家园~
- ·开足马力加快建设!梅州综保区二期基础设施项目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
- ·梅州55所足球传统特色(足球网点)学校名单出炉!有你的母校吗?
-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临床研究基地在梅州市中医医院揭牌
- ·进一步优化梅州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这份《通知》印发→
- ·惊险13分钟!小车隧道内突发自燃,华陆高速监控员远程指引司机紧急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