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见恨晚!“车尾箱集市”点亮梅城夜经济!
客天下夜市。箱(吴腾江 摄)
夜幕降临,见恨集市济华灯初上,晚车尾箱j9梅城东山新天地却特别热闹。点亮远远望去,梅城彩灯闪烁,夜经仿佛夜空中的箱星;走近了,置身其中还能听到动感音乐,见恨集市济看到熙攘的晚车尾箱人群。
入夏以来,点亮梅城涌现出许多精彩夜市,梅城东山新天地、夜经时光梅州、箱东汇城等地夜间集市纷纷涌现,见恨集市济为市民们带来了夜间休闲的晚车尾箱新去处,也点亮了梅城“夜经济”。
视频:那叶赫 黄振韬 侯渊增 实习生:邹绮岚 黄煜丰 审核:丘儒
夜间集市成为年轻人的新兴聚会地
扫码走进东山新天地夜市,点单、交谈、游戏音不绝于耳,j9在夏夜中交织成一段乐曲,欲与夏风比热闹。在游客休闲区,几人围坐一桌聊得热火朝天,桌上放着几杯饮品,还有若干小吃。
“这些都是这里买的,味道还不错。”房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深圳工作,趁着暑假回来梅州玩,有朋友在这边摆摊,便过来看看。
“有音乐,有美食,有朋友,我们非常喜欢。”房先生说,自己和朋友没事就喜欢聚一聚,夜市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氛围很好的聚会场所,“一些失业人员,与其在家待业无所事事,不如找点事做。这种也是给年轻人一些机会,也能增加收入。”
今年暑假,夜间集市“火出圈”,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前往“打卡”,休闲聚会。目前梅城有不少夜市,记者走访发现各集市都吸引年轻人为主,询问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朋友捧场”,还有小部分客人是被各类APP“安利”吸引而来。
大多数夜市的摊位都在20个左右,到了周六日更多一些。东山新天地摊位统筹人陈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有38个摊位,大家的位置都相对固定。日常的人流量在1000人左右,周末会更多一些。”
“近年受疫情反复、国际经济下行影响,全国掀起‘车尾箱集市’地摊经济的热潮。地摊经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比较熟悉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受经济形势影响的失业青年群体的谋生方法,减轻就业的压力。我们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向他们提供场地,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就业机会。”东山新天地负责人杨先生说。
东山新天地夜市。(林仪 摄)
新形式摆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在时光梅州商业街的诸多摊位中,一辆小手推车颇引人注目。小推车旁站着娇小的老板娘,小推车后还藏着个小女孩。老板娘手法颇为熟练,根据客人的要求取了钵仔糕,一剜,一串,装进包装盒,再贴上自己的二维码,外带钵仔糕便打包好了。
时光梅州夜市。(林仪 摄)
老板娘自称姓王,从去年六月份就开始摆摊了,与其他摊主不同,她出摊还带着自己的女儿。“小孩太小,还没上幼儿园,只能带着她来摆摊。我一个人带着她,摆摊就是我所有的经济来源了。”老板娘笑说,因为一直跟着自己出摊,不满三岁的女儿也养成了凌晨两点入睡的习惯。
据介绍,时光梅州商业街的夜市属于整个项目中的一部分,项目利用开放式街区的优势,开放了主要广场和街道给车主们摆摊营业,日常有接近20-30个小摊,到了周末则有将近40个小摊。大多数有条件的摊主都会开车过来,将车尾箱打开,挂上氛围灯,支起折叠桌椅,移动的小摊便可以出摊了。
“车尾箱摊位是现在很受年轻人欢迎的经营模式。一方面,我们想通过一种模式创新,帮助解决部分人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吸引人流周边的商户才能更好地经营。”时光梅州商业街负责人谢先生说,他们还在小红书、抖音等APP上进行宣传,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
记者走访多个夜间集市了解到,大多数摊主一晚上收入在330-500元之间,多的时候能达到800元以上,有的甚至过千元。
消费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晚上九时左右,市民李小姐和朋友到夜市“凑热闹”。她告诉记者,这阵子她在朋友圈及各类APP上刷到很多车尾箱集市的消息,觉得有点意思,加上也有朋友在摆摊,便来看看。
“这个地方挺好的,吃的玩的都有卖,价格也还算可以,但是这么热的天气,我们也有些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李小姐说。
如何更好保障食品安全、集市秩序?记者了解到,时光梅州的集市由商业街一商户统筹负责,食品安全做到有人监管、有源可溯,除此以外,还每日统计出摊摊主名单,再由保安核实放行摆摊车辆进入,同时禁止摊主售卖含有酒精的食品饮品。
而在东山新天地集市,记者看到两个出入口均安排了2名工作人员负责游客扫码打卡,同时安装了摄像头,有保安进行巡逻,并且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打扫。“我们这边的摊主很多是有实体店的,夜间过来这边摆摊。我们要求摊主配备健康证,做到有食物来源证明,食物需要留样三天,出问题可追溯。”东山新天地负责人杨先生说,“我们会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做好有组织、有规划经营,将东山新天地夜间集市打造成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手记
近年来,受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影响,全国掀起“夜经济”热潮。“车尾箱集市”作为新潮的摆摊方式在近期更是“火出圈”,大多数参与者不用支付场地费、清洁费、摊位费等,在成本上更有优势。
如何让夜间集市持续运营下去?一方面则是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休闲消费;一方面要保障好集市售卖食品饮品安全及秩序。目前,梅城各夜间集市均通过各类APP进行宣传,同时,也想方设法保障食品安全。
车尾箱经济从严格法律意义上来讲,它是一种无证经营行为,管理上会有一些难度。相关部门可考虑采取实名制或其它灵活有效的管理方式,将经营者纳入正规监管,加强管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为稳经济、促发展助力。
梅州日报记者:林仪
实习生:许悦
编辑:罗欢欢
- ·梅州再有2家企业,入选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 ·你的快递安全吗?梅州这样为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筑屏障...
- ·注意注意!16日起至18日下午,梅城江南、江北区域将减压供水
- ·梅州这位“好警嫂”获全国通报表扬!
- ·梅州2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享受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
- ·关注3·15丨能否提高企业申报专利、商标等方面的指导?能否加强园区特种设备的监管、指导?
- ·携手育新苗,让世界少“碳”息,地球“肺”清新!
- ·狠抓发展在行动丨“过关斩将” 攻克先进技术!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自成立以来设备“换芯”技术更新不止步
- ·梅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守护群众平安健康过节
- ·广东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名单公布!梅州496人22集体上榜
- ·梅州市民谣协会揭牌!这里,有诗和远方!
- ·斩断制假售假产业链、捣毁“毒”猪肉、杜绝假药劣药…梅州警方严打“食药环假”违法犯罪获成效
- ·南国牡丹海外盛放 携手共展汉韵芳华!广东汉剧积极探索海外传播的可复制模式
- ·学雷锋,不止于今天!梅州开展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农企人才缺怎么办?融资用资难怎么办?这场金融助农活动在梅州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举行
- ·梅州首份输日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
- ·别样年味叫坚守!春节假期,他们在岗默默付出…
- ·农企人才缺怎么办?融资用资难怎么办?这场金融助农活动在梅州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举行
- ·收到速删!多地出现“医保已停用”诈骗短信
- ·金雅福集团一项目荣获一等奖!2021年度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名单出炉
- ·“苏区融湾先行区”系列报道之②丨梅州集中资源要素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牵引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立足“一区两城”定位 聚力抓好“五个突出”
- ·李杏玲、张晓代表认真审议“两高”报告并提出意见建议,“两高”: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采纳
- ·雷电、大风、强降水来了!气温骤降,注意添衣哦!
- ·“她经济”带来旅游市场“开门红”!梅州开启春季赏花旅游季
- ·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梅州客家预制菜,这把“火”正烧得越来越旺
- ·下周,有一股较强冷空气等着你!日均降温幅度达6~8℃!
- ·赞!中国客家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志愿项目入选这项省级名单
- ·关注3·15丨商事制度改革后职能部门如何做好监管?
- ·开启县域教育新模式!《梅州日报·丰顺教育》创刊,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 ·春日里的一抹红!娇艳似火的木棉花怒放梅城街头
- ·喜看家乡变化 共话振兴发展!2023年梅州市返乡大学生交流活动在梅城举行
- ·春分时节,梅州天气有些“小任性”!
- ·新进展!历时479天,梅龙高铁阳进隧道顺利贯通!
- ·梅州好男儿,向着军旅梦出发!
- ·“苏区融湾先行区”系列报道之②丨梅州集中资源要素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牵引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立足“一区两城”定位 聚力抓好“五个突出”
- ·10名贫困小学生获资助直至大学毕业!梅州市政协委员开展献爱心活动